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会要闻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老龄服务中的作用——中国红十字会的做法与启示
来源:本站 作者:gao 2013-03-29 09:36:24 打印本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按照“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积极参与老龄服务业发展,努力探索公益机构参与老龄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老龄服务业亟待大力发展

   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际组织的标准,1999年我国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我国老人照料问题日趋突出。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政府通过民政部门建立的敬老院、托老所,部分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老人特别是一些贫困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高收入家庭的老人则可选择入住经营性高档老年公寓;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大部分老人则面临比较突出的养老问题,养老服务供求失衡矛盾日益凸显。

   老龄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老龄服务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等特点,涉及看护护理、医疗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行业,发展前景可观。据预测,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然而,养老服务经验和资质不足,是现阶段老龄服务业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健康老人以自主生活为主,辅以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组织兴趣小组等服务即可;失能老人则需护理人员看护,且护理人员需经专业考核,具备护理经验和护理技能。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加之机构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直接影响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

   老龄服务业发展应遵循政事分开原则。养老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生活服务需求,需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养和医问题,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这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员投入,社会组织在其中大有可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应根据政事分开、政社分离的原则,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老龄服务业。通过政事分离,政府和主管部门科学引导,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和创造性。

   发展老龄服务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政府负有重要责任,但也不可大包大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从政策导向上看,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老龄服务业。

 

红十字会发展老龄服务业的实践探索

  成立事业发展中心。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事业发展中心”)成立后,将老龄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充实人员,加强力量,成立专业团队,邀请专家授课,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目前,已兴办“曜阳托老所”和“曜阳国际老年公寓”等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需求。同时,努力在实践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探索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型公益发展路子,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公益资金捐进捐出向公益资金保值增值的新模式转变,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不断积累社会公益资金,为长期开展公益活动提供支持。

   建设多层次养老公寓。事业发展中心制定《曜阳养老事业发展纲要》,明确发展目标、合作模式和运营办法。兴办的“曜阳托老所”面向低收入家庭,着力解决居家养老有困难但又无条件到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以社区为依托,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子女无力照看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目前,借助政府购买服务、有关部门帮扶、爱心企业捐赠、志愿团队服务等方式,事业发展中心已在山东济南、莱芜和福建福州等地筹建试点。兴办的“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定位于服务夹层老年群体。“扬州曜阳”、“北京曜阳”、“富春江曜阳”3所老年公寓已正式运营,受到入住老人欢迎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也为红十字会进一步开展尊老敬老助老公益活动提供了新平台。

   制定养老服务标准。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制约了养老服务质量的提高。事业发展中心组织专业团队,总结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建设、服务、管理”三项标准。老年公寓、托老所从外观设计到内部结构、设施配置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更加人性化;突出人文关怀和医疗保健特点,对入住老人的各项服务细致入微;内部管理流程和方法明晰,管理团队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积极建立与企业长效合作办公益事业的机制。社会各界支持是确保老龄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发达国家公益领域的经验看,公益机构与企业合作是基本模式,也是我国公益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扬州曜阳”利用社会各界定向捐赠资金和设备建设运行。其他两所老年公寓则尝试与爱心企业合作,全部由企业出资。北京曜阳和富春江曜阳一期工程分别与国有企业北京城建集团和浙江民营企业合作建设。企业在投资建成老年公寓后,又将运营盈利部分再捐给养老事业。

 

红十字会从事老龄服务业的特点

   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红十字会按照这一要求,在多年致力于老龄服务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中积极创建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益性服务是红十字会开展养老服务的核心原则。“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划出公寓内一定比例的住房,提供给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伤残军人、见义勇为人士等老年人,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家庭老人进行帮扶。同时,向社会开放部分医疗、保健、文体设施,惠及更多老年人。

   探索两条腿走路的运行方式。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结合,坚持以公益为目的,以市场为手段,努力实现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互利双赢。目前,不少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倾向,因此入住率较低,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有鉴于此,“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项目在坚持公益性原则的同时,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将部分公寓和文化娱乐设施对外开放,参照市场价格收费。而在“北京曜阳”项目上,则根据双方协议,红十字会拥有20%的权益,用于公益性养老;其余归企业面向社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发经营。

   坚持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发展优质养老服务业,需要走规范化、精细化和产业化道路。在规划建设养老机构时,应考虑当地医疗条件,搞好统筹。应整合医疗资源,使养老机构与附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形成定点服务关系,并加强养老机构医务室建设。曜阳养老的每个老年公寓都与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建有医院或康复中心,使入住老人享有优质的医疗和养生服务。同时,邀请专家讲授四季养生之道,组织会员学习养生操、聆听养生音乐,提供养生餐、养生茶和养生药浴等项目,养老养生兼顾。

   探索产业化养老模式。为提高运行效率,事业发展中心组建了懿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养老项目的筹资、投资和运行管理,为曜阳养老事业产业化发展铺路搭桥。按照《曜阳养老事业发展纲要》的规划目标,除了已建成的“北京曜阳”、“扬州曜阳”、“富春江曜阳”三所老年公寓,还将在福建福州、海南三亚和五指山、宁夏银川等地建设一批养老项目,统一管理。另外,在北京、江苏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江苏苏州、四川德阳等地成功举行了多次募集善款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营造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龄服务业,为最需要帮助的老年群体做好事、办实事。(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